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搜索
查看: 3559|回复: 11

[新品评测] 【端午节硬件推荐】之耳机篇——入耳耳机

[复制链接]

952

主题

8795

回帖

1万

积分

优秀学生

业余一桶浆糊

优秀会员游戏达人勋章斑竹纪念章

发表于 2009-5-2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初接触入耳式耳塞应该算是SONY的EX70,这个耳塞是SONY为walkman诞生20周年而设计的,当时听了觉得很过瘾,低音很猛,高音也很亮,听了一段时间,发现这种声音真的不能算是好声,EX70的中频很弱,而我们知道人声和很多乐器的频响都集中在中频段,这个频段是音乐信息表现最为丰富的频段,因此像EX70这种哑铃状的频响是比较差劲的。
    言归正传,按发声单元分类,入耳式耳机可以分为动圈式和动铁式两类。其中日系和国产入耳以动圈单元居多,美系入耳以动铁为主。理性的看来这两种结构的单元,不能说谁好谁坏,我还是认为各有优势。
    动圈单元技术成熟,也不乏创新,像SONY的888动圈单元使用的振膜是生物振膜,动圈单元结构简单,宽频响。
3.jpg (70.11 K)
2009-5-26 21:05:34




    着重介绍下动铁单元,动铁单元相比动圈有着灵敏度高,瞬态响应好,寿命长的优势。但是动铁单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频想窄,承受功率小。像westone的UM1和UM2,UM1是一单元设计,UM2是双单元设计,UM1的频响延伸明显不如UM2,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动铁入耳多单元的设计,是为了弥补动铁单元先天不足。
2.jpg (43.34 K)
2009-5-26 21:05:34



1.jpg (78.27 K)
2009-5-26 21:05:34




    入耳式耳机的音质与佩戴和耳套也有很大关系,入耳式的耳套异常丰富,下面对于常见耳套分别做介绍:
comply:目前公认的音质与舒适性最平衡的耳套,早期以橘红色为主,现在常见为灰色,有长短之分,个人认为短comply最为舒适,早期westone um2开始使用comply,现在众多品牌也把comply作为标配耳套,comply虽好,但价钱不算便宜,一对comply大概在20-40元,并且寿命短,需要注意的一点,comply不能水洗,现在把橘色的comply变成灰色,黑色,也算顺应民心,另外comply可以用3M隔音耳塞DIY,网上有详尽的制作方法,动手能力强的朋友不妨去试试。

4.jpg (19.81 K)
2009-5-26 21:05:34




海绵套:佩戴舒适性不如comply,隔音效果与comply相当,我仔细比较,海绵套的解析还略高于comply,不过海绵套的佩戴也是比较麻烦,要先把海绵捏成棒状,塞入耳道,等它慢慢复原就可以了,海绵套也有长短之分,长海绵套只有因特美的ER4系列耳机作为标准耳套配置,黄色海绵短套常见于早期的WESTONE UM1和舒尔耳机,海绵套的缺点和comply也是一样的,怕水洗,寿命短,售价略低于comply.

6.jpg (181.87 K)
2009-5-26 21:05:34




三节套:说到入耳耳塞的耳套,就不得不提三节套,很多人对他真是又爱又恨。三节套的隔音是所有耳套里最好的,对音乐的解析也是最高的,但是佩戴也是最不舒服的,三节套需要插入耳道很深才能发挥效果,三节套虽然是硅橡胶材质,摸起来也很柔软,但是舒适性确实比较差,而且对耳道还有一定的负压,比较难适应。三节套成了因特美ER4系列耳塞的象征,最早使用三节套的当然是ER4了,后来舒尔耳塞,新版UM2,WESTONE3都搭配过三节套,早期的三节套多为白色,佩戴一段时间后会变黄,很难看。

7.jpg (21.13 K)
2009-5-26 21:05:34




二节套:舒适性比三节套好不少,隔音效果与海绵套相当,解析力不如海绵套,常见于Ultimate系列耳机的配置耳套里,由于是硅橡胶材质,使用寿命比较长。

P1010973.jpg (69.20 K)
2009-5-26 21:05:34




灰色硅胶套:此套常见于舒尔耳机,材质柔软,隔音平庸,解析力一般,佩戴舒服,使用方便,寿命长。

P1010972.jpg (70.78 K)
2009-5-26 21:05:34




白色像胶套:也是舒尔耳机的配套耳套,我认为这是所有套里面最差劲的,佩戴舒适性差,隔音一般,解析力一般, 总之就是平庸,优点是寿命长。

P1010971.jpg (86.49 K)
2009-5-26 21:05:34




      需要注意的是耳套的孔径,westone,shure(除E2C)的大小相同,Ultimats的耳塞比前两者粗很多与舒尔E2C以及日系入耳耳塞口径相当,因特美比较特殊,口径虽然和westone和舒尔耳机相同,但是导管都要长于其他品牌。
      在把耳套简单的排序整理,供大家参考:
按隔音效果排序:三节套>二节套>海绵套>comply>灰色硅胶套>白色橡胶套
按舒适性排序  :comply>灰色硅胶套>二节套>海绵套>白色橡胶套>三节套

952

主题

8795

回帖

1万

积分

优秀学生

业余一桶浆糊

优秀会员游戏达人勋章斑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四大动铁入耳式耳塞品牌分别是:ETYMOTC(音特美);westone(威士顿);Ultimate(艾美特);Shure(舒尔)这四个都是美系品牌,主要
以生产动铁入耳为主,本文只介绍常见的大众型号,像ue11pro这样的高端订制耳塞毕竟只有少数人能消费得起。
1.ETYMOTC(音特美):
      这个厂家以研发声学和听力保护技术为主,以设计保护和改善听力的高保真产品为主,并不是一个专业的耳机制造商,这里顺便提一下关于入耳式耳塞对听力的危害是否更大的问题,我认为入耳式耳塞不会比普通耳塞对听力造成更大的危害,不管任何耳机在大音量长时间的听音情况下都会对听力造成影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在嘈杂的环境下,由于入耳式耳塞的良好隔音,无需开更大的音量就可以听清楚音乐,这在一定情况下反而减
小了对听力的损伤,所以那些喜欢重金属的朋友们还是需要控制耳塞音量。
代表产品:ER4系列,ER6系列
ER4俗称小四,共三个型号,ER4B为“仿真人头录音”(Binaural Recording)所设计的,ER4S是标准版,ER4P是为随身听设计的,B和S都是100欧的
阻抗,需要耳机放大器,另外灵敏度也略低于P,三个型号的频响都是20HZ-16KHZ。初见小四,外观很雷人,做工也雷人,价格更雷人,小四刚进入国内时的价格高达2500多,要知道这个价位买森海塞尔HD580还有富余。但是听到ER4,你会觉得这是一款非常有个性的耳机,水晶般的声音让人确实很着迷,超高的解析力,让你听到以前从没听到过的细节,什么喘气声,口水声(现在的很多唱片专门录口水声,很不爽),甚至是交响乐里翻乐谱的声音,这样高的解析力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对音源的要求很高,小四虽小,但是对音源的推力要求可不小,即使是ER4P也是比较难推的。很多人都是ipod+耳放,这样推力是够了,但是便携成问题。ER4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听诊器效应,简单的说就是当耳机线与衣服接触后摩擦,这种摩擦声也会

被导线引入耳机,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只要佩戴正确,小四的听诊器效应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夸张。小四的佩戴,我前面说过是使用三节套,三节套一定要塞的很深才能出效果。如果耳道比较小的朋友,要慎入......er4这三个型号的早期外观差别基本不大
,只有线材有所区别,后期因特美把ER4P全部改为全黑的,让人觉得少了以前那种红蓝版的专业风范,至于这三种型号到底哪个好,这是论坛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大部分人还是认为ER4B才是小四的代表,至于S和P,认为S要略好于P,淘宝上也有买P转S的线。其实这三种的实际差距并不是很大
ER4.jpg (49.20 K)
2009-5-28 11:49:33




ER6俗称小六,是ER4的缩水版ER6的阻抗为48欧,频响: 20Hz-16kHz +/-6dB 初听er6觉得对音乐的分析力比ER4还是有差距的,解析力也达不到ER4的
水准,但是ER6的解析力也还算是高水准,低频有所欠缺,只能算是点到为止,er6也是比较难推的。ER6的价钱也只有ER4的一半,从包装上看,也少了几分ER4的专业气质。
ER6.jpg (31.32 K)
2009-5-28 8:04:33


ER6i是ER6的ipod版这是因特美为ipod设计的ER6版本,阻抗为16欧,频响20Hz-16kHz,由于专为随身听设计,在解析力和声音的细腻程度都不得不做
出一些牺牲,声音的颗粒感要比ER6粗,整体表现要比ER6逊色,价格和ER6相当。
ER6I.jpg (13.57 K)
2009-5-28 8:04:33


      因特美的ER4系列个性十足,声音如水晶般晶莹剔透,尤其适合表现小提琴一类的弦乐,以及空灵的女声,不过本人认为ER4对音乐的类型和风格

,录音质量都是比较挑剔的,听音类型比较杂的朋友要慎重考虑。
2.westone(威士顿):
      威士顿是一家专业研发耳用设备的厂商,是近几年才向民用领域发展的,westone的中频非常出色,声音表现非常理性,从不刻意突出低频,高
频。
UM1:westone的入门型号,一单元设计,外观同样是有着美系的粗糙,塑料感很强,不过粗糙的却掩盖不了优秀的音质,早期的UM1是方形外壳透明
双绞线设计,后期UM1改为类似UM2那种圆形(像蚕豆^-^)透明线一般用1周就能泛绿,虽然不影响音质,但外观确实难看,好在WESTONE后期全部改为黑线。UM1的声音非常平衡,三频表现都在一条直线上,很中性的声音,解析力属性中上水平,中低频衔接流畅,不过声音密度偏弱,低频下潜不足,适合的音乐类型广泛,很适合初烧的朋友。
um1.jpg (79.67 K)
2009-5-28 8:04:33


UM2:双单元设计,灵敏度高达119dB/1mW,很容易推起来,不过这样高的灵敏度,对低噪也是同样敏感,当时被很多烧友戏称为“低噪探测器”,一般
的随身听在UM2面前都要原形毕露,也就是NH1,IPOD为数不多的随身听还是能应付UM2对低噪的高度敏感。UM2和UM1比三频都有所加强,但仍不失westone平衡温润的声音风格,典型的暖声,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尤其是人声的表现,非常出色,对钢琴和小提琴的表现也相当到位,属于那种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的耳塞,适合听音风格杂的朋友,不过我认为westone始终对中高频的衔接做的不是很好,实际听音发现中频至高频过渡不是很平滑,到了三单元的W3还是没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声场也不尽人意。不过UM2还是一款能舒舒服服享受音乐的好耳机。说说UM2外观,早期UM2是透明外壳,透明线,后来换成透明外壳黑色线,再后来就成了黑色外壳黑色线,外包装也有所改变,最早使用塑料防潮盒,我甚至觉得盒子的做工比耳塞的做工好,近三千元的价格,看到UM2的外表很心酸,看到UM2的防潮盒很欣慰,后来就全部变成纸盒包装,价钱也降至1600左右,也还算是物有所值。
um2.jpg (86.87 K)
2009-5-28 8:04:33


westone3:三单元设计,记得westone3跳水很长时间,直到去年5月才正式发布。先说说westone3的外观吧,外壳很细腻光亮,做工精致,外壳的接缝
非常小,有日系产品的风格,这可以说是从UM2到W3的质的飞跃,线材比UM2略细,但更加柔软。不过以W3的定位,来看W3的外包装,我们可以看到老美不厚道的一面,好在搭配的耳套丰富。westone3和UM2比,加强了低频,和中低频,使音乐听起来更加丰满,听流行也更加有味,和ipod搭配可以弥补ipod低频不足的缺点,同时也继承了威士顿一贯的风格,不过三单元的WESTONE3灵敏度要比UM2稍低。
W3.jpg (75.41 K)
2009-5-28 8:04:33


UM3X:同样是三单元设计,是westone的最新产品,官方把它定位于专业级。实际听感低频,中频非常突然,比westone3的低频还要强,声音场面宏
大,表现低频强劲的流行和摇滚还是不错的。UM3X的售价也和W3相当,UM3X外观和um2基本相同(我个人还是喜欢这样的外形,这种粗糙的外观叫粗旷更适合-_-!!!)
um3x.jpg (28.43 K)
2009-5-28 8:04:33


威士顿声音平衡,中频突出,佩戴舒适,声音平衡而不平庸,更适合人声的表现,如果想舒舒服服的听音乐,选择westone是非常明智的,westone的
风格给我感觉就像第二眼美女,初听不会留下深刻印象,不会像小四那样,带着膜拜的心情去欣赏,而威士顿带给你的是理性,温文尔雅,总是忍不住要多听听,听过还想听。
3.Ultimate(艾美特):
      这家公司也是以生产高端入耳式耳机为主,早些时候是和westone一起制造助听器,后来分开的,历史虽然没有westone老,但其中很多歌星的舞
台监听订制耳塞就出自UE之手,最贵的耳塞也是来自UE,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产品丰富,从低端到高端都少不了UE的产品,其为iphone设计和生产了多个型号的耳塞,不过基本都是新瓶装旧酒,在原有型号的基础上加上麦。UE的耳机佩戴也不同于其他品牌的入耳,采用耳挂设计,有效的减小了听诊器效应,但这样的设计也存在问题,UE耳塞的耳挂弯曲部分是由金属丝控制形变的,经过多次弯曲拉直,让人对其寿命有些担心。UE耳塞的做工是这四大品牌里最好的,由于UE的入耳导管结构不同于其他品牌(明显粗很多)并且入耳的深度也不像小四那么深,因此UE耳塞的隔音不如其他品牌,UE耳塞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品牌的创新是耳机线缆可换,而且更换异常简单。
super.fi3 studio:以下下全部简称其为fi3,这是一款以单元动铁耳塞,是UE的低端型号,该耳机的声音清新明快,人声有层次感,不过低频欠缺,
搭配低频突出的音源比较合适,另外UE耳塞的特点就是声场宽,让人有种置身于小型音乐厅的感觉,fi3的灵敏度达到115dB/mW,阻抗只有13欧,是比较适合搭配随身音源使用的。UE的包装里都会带一个铝质金属盒,非常漂亮也很实用,如果以听流行为主,我认为千元内的入耳fi3最能胜任。
super.fi3 studio.jpg (81.61 K)
2009-5-28 8:04:33


super.fi 5 EB:以下全部简称5EB,双端元双分频设计,这款耳塞也是一个较为另类的型号,他的双分频不同于其他型号,是一个动铁单元负责高频,一个动圈单元负责中低频,5EB的低频非常霸道,无论从质还是量都是很强,不过5EB的高频就不像其他型号那么出色了,上市至今5EB还是比较受冷落的,由于内部有动圈单元,耳塞的腔体不得不加大,外观看起来有些臃肿,现在5EB的售价已经超过5PRO,性价比偏低,受冷落也是自然的。
super.fi 5 EB.jpg (94.33 K)
2009-5-28 8:04:47



Super.fi 5Pro:以下全部简称为5PRO(真不知道UE的耳塞为什么都爱加个super,真是啰嗦,你不加super,听过的也会知道你比较强-_-!!)5PRO延续了fi3的外观设计,由于是双单元设计,耳机的背部有个凸起,不过并不看起来也并不另类,5PRO的颜色应该算是非定制入耳式耳塞里最多的,白色,黑色,透明,红色,入耳式耳塞也终于和时尚挂了点钩。初听5PRO感觉不像是动铁,声音的三频表现出色到位,听起来非常的轻松活泼,宽阔的声场是其他品牌的入耳难以企及的,声场的纵向宽度竟然有了一些高端大耳机的规模,5PRO对音乐的表现是有血有肉的,不会觉得有所缺失,高频的解析力也非常出色,唯独觉得中频有些空,不过我想这是由于UE为了达到宽广的声场而特别对中频进行调校,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5PRO的灵敏度高达119dB/mW,阻抗为21欧,也是属于比较容易推的耳塞,完全可以甩开耳放,和随身音源直接搭配使用。
5PRO.jpg (74.87 K)
2009-5-28 8:04:47


Triple.Fi 10Pro:以下全部简称为TF10,从字面意思就可以明白这是一款三单元的耳塞,这是UE非定制里的顶级型号,蓝色的镜面外观非常漂亮,
应该算是入耳式耳塞里最漂亮的一款。TF10的低频比之前的5PRO有了更好的质量,速度快,TF10把UE耳塞宽声场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各个频段表现的都非常干净,解析力比5PRO有所提升,看来UE三单元设计也确实很出色,无论是流行,还是交响,TF10都能完全胜任。TF10的频响: 10Hz-17kHz从频响就能看出TF10的低频非同一般,灵敏度117dB/1mW,阻抗32欧,同样是离开耳放,容易推出好声的耳塞。
      UE活泼轻快的声音,宽广的横向声场,给人的感觉就是轻松而充满灵性的声音,精致的做工,漂亮的外观,让人很难把这个品牌和其他美系品牌联系
起来,如果说要用入耳式耳塞当游戏耳机用,我认为UE的入耳式最适合的,佩戴方便舒适,虽然隔音不如其他品牌那么好,不过用来玩游戏也是足够
了。去年罗技收购了UE公司,希望UE能继续保持原有的高水准,继承原本的声音风格。
4.Shure(舒尔):
      在音响界,shure这个品牌和其他三大品牌相比,知名度是最高的,舒尔创立至今已经80多年了,如果你仔细看,基本每天都能在电视上看到舒
尔话筒的身影,很多巨星开演唱会更是指定要用舒尔话筒。不过,舒尔进军入耳式耳塞时间并不长,是这四大品牌里最为年轻的,不过发展迅速,产品型号丰富,涵盖了非定制的低端到高端各个价位的型号,由于舒尔的耳塞型号繁多,后期的SE系列基本是换汤不换药,所以这里只介绍舒尔经典的E系列。
E1C:一单元动铁入耳,从外观看,基本就可以肯定E1C是westone代为设计和生产的,这个基本就是UM1的孪生兄弟,E1C主要是针对舞台监听,肉色的
外观加上麻花线,粗糙的塑料壳,基本就是一件手工制品,由于市面上比较少见,本人也没有接触过,粗略介绍一下。
E2C:绰号小二,小二是一单元动圈入耳,这个可算是舒尔在民用领域的开山之作,小萝卜似的透明外壳,还是给人留下美国产品做工粗糙的印象。E2C的声音偏向于中下盘,中低频非常扎实,爆发力强,不过高频有些黯淡,不过声音还是有个性的,佩戴舒适性一般,E2C也是有一定的解析力的,不过基本都集中在中频,E2C的定价与UM1和sfi3相当,性价比还是不如后两位,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的E2C导管粗而且脆弱,换耳套时要轻柔小心,舒尔的线材非常容易老化开裂,这个缺陷广受用户诟病,也是从E2C就开始的毛病,E2C的线径很粗。由于是动圈单元,E2C的灵敏度也没有其他一单元的动铁高。早期E2C只有透明版本,后来出现了黑色版,型号也变为SCL2,声音基本和E2C相当。
E3C:绰号小三,一单元动铁式入耳,从E3C开始,才是舒尔真正发挥实力的产品,E3C的人声密度大,而且渲染的非好好听,低频规模大,声音充满活力,可惜高频欠缺,听弦乐总觉得像是罩了一层纱,声音没有光泽,早期E3C为白色,还算是漂亮,做工较为粗旷,后来出现黑色版本,现在的SE210为E3C的升级版,不过感觉外观不如以前的E3C漂亮。E3C很适合流行,和节奏感强的音乐。
E4C:绰号大四,一单元动铁耳塞,E4C的外观应该很漂亮,做工达到了入耳耳塞的一个新高度,因此仿造的E4C也是最多的。E4C的低频相对于E3C有所收敛,也少了小三的那种朦胧感,在舒尔耳机中算是比较另类的,也许舒尔在E4C上也是追求高解析清澈而又透明的声音,高频的解析也是相当出色,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小四那种高度,E4C声音的整体走向比较平衡,具有一定的声场。早期E4C为灰白相间,后期出来E4G为纯黑色,声音和E4C相同,现在的SE310为E4C的升级型号,不过外观反而变丑了,E4C适应的音乐类型,相比小二和小三更为广泛。
E5C:绰号小五,双单元双分频动铁耳塞,小五丑陋的外观,粗糙的做工真的很难把它与当时顶级的售价联系起来,透明而又塑料质感强的外壳,类似于UM2,有好一阵子在耳机大家谈关于E5C和UM2这两款耳塞的争论非常激烈。现在E5C的售价还是很坚挺的,竟然超过了舒尔顶级型号SE530的售价。E5C是一款个性十足的耳塞,无论外观还是声音都是充满个性。E5C的声音密度可以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低频非常出色,无论是下潜还是速度都达到了顶级产品的素质,听起来非常过瘾,在这种低频下,仍然能保持高解析实在是难能可贵,纵向声场表现出色,横向声场不像5PRO那样宽,E5C的音染比较重,但是染的顺耳,染的到位,三频很好听。E5C的灵敏度非常高,达到了122dB/mW,阻抗也到了110欧,E5C对底噪同样敏感,对音源的要求较高,E5C设计也是很有特点的,不像UM2把分频器内置在耳塞当中,E5C的分频器是安置在耳机的分线处,E5C饱受诟病的当然是它那银色透明线,这样的线材当然也逃脱不了变绿的噩运,shure也是异常的固执,始终没有改进E5C的线材。后续型号为SE420,无论是外观还是声音,已经达不到小五的那种个性了,物以稀为贵,小五越来越少了。
E500:三单元两分频动铁入耳,也是第一款三单元非定制产品,看来舒尔还是挺有超前意识,外观土气,后续版本SE530,和E500比到是漂亮许多。E500售价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入PTH也算是小小的创新,和E5C相比E500少了那种闷的感觉,高频的解析比E5C更为出色,三段多了些平衡与理性,同时也缺失了E5C那种鲜明的个性。
      舒尔声音浓郁大气,中频厚实优美,粗旷的外观和不拘小节的设计难以掩盖其优秀的声音,舒尔的每款耳机线材都是非常粗,用料十足,但也有缺憾就是裂线的问题,如果喜欢流行和摇滚,首先考虑舒尔产品。
        终于写完了,本人水平有限,其中难免出现纰漏,欢迎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指教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689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哇哈哈哈```

版主专章社区人气奖热心会员清职MM勋章

发表于 2009-5-29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哟·····入耳耳机·····
冲冲冲····不过这仍是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3476

回帖

6117

积分

优秀学生

喜欢黄昏一个人散步

转帖精英勋章优秀会员清职GG勋章斑竹纪念章

发表于 2009-6-1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尼的耳机都比较混,不够清~ 不喜欢入耳耳机~
一个人 好好过 不会有爱情 ~
The next station is Happiness roa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主题

5417

回帖

7807

积分

恋上清职

_わたしは 小草です。

发表于 2009-6-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入耳耳机X2...路过~
╰ァ_わたしは 小草です﹏.﹖"
有草's地方就有我.清大,小草无處不在~
天涯何處無小草~
野野火燒不盡,乜風吹都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657

回帖

833

积分

认识清职

发表于 2009-6-1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空介绍一下 便携式 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67

回帖

424

积分

认识清职

发表于 2009-10-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索爱77还OK啦~~~
本人觉得。。。。。。
汇诚行热线:3332788  QQ:276077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1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总版主

灰太狼

版主专章清职GG勋章

发表于 2009-10-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个。。。
美丽红太狼爱上灰太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03

回帖

521

积分

认识清职

发表于 2010-3-12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6出街+小4宿舍,听得很爽了
普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6517

回帖

9740

积分

不舍清职

哎丫

清职MM勋章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0-3-12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耳塞,耳塞,都是耳塞,差点看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清职在线BBS站 ( 粤R:000003 )

GMT+8, 2025-8-30 20:29 , Processed in 0.0880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5 QYPT.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