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4

[体会] 【精华帖】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原因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回帖

0

积分

清职客人

发表于 2014-5-31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岗位要求与毕业生差距太大
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供给的一个方面,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基本平衡,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客观要求。而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6年至1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413万增加到727万,是扩招前的2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比例却远远小于此数目。不仅在数量上,这种差距在结构和质量上也越来越明显,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还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好找。话虽如此,但所有人都如此想的话就另当别论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这方面的人才供应趋于饱和,就业竞争激烈,热门专业人才找不到工作,冷门岗位没人去,学不能致用的后果,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2)自我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选材难,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多年来的传统与人民心中的“全才”情结,我们一直倾向于打造“全能”型人才。我认为大学生也不能免俗,很多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学生往往书本知识充足,实际能力稀缺,更少有人能将自生的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相联系,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失势,还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制定职业目标。其实职业规划在就业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的大背景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避免大学生盲目求职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有很大影响。
(3)“高不成,低不就”造成“老大难”
大学生处于从依赖向贸易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时期,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择业的心态趋于“现实化”,这种“现实化”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很少考虑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优势、潜力等自身条件,还有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某高校曾对毕业生就业倾向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5.71%的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48.41%的同学理想或期望从事的职业是经营管理类,其中17.78%的同学不愿意去偏远的基层工作。这是大学生就业缺乏了解现实形势的体现。做事眼高手低,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没有考虑到自身能力限制与经验的缺乏,其实付出与回报总是成正比的,没有真本事,怎么会有高回报,毕业生这么多,工作岗位相对少得可怜。而像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又恰恰是市场竞争最激烈、招人最少的,要成功当然难上加难。
我是一名11届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是创业团队负责人,我叫林岱鹏,网名;尘缘,现正在经营一全国连锁网店,因发展需要,寻找
4名创业伙伴一起经营,免费提供货源,不 需 经 验 不 需 大 笔 资 金 ,要求男,女各两名五官端正、口齿伶俐 、有电脑,有责任心、有团队意识,热爱学习,对行业趋势有一定认可!
咨询QQ:1161387336
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创业,欢迎你联系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清职在线BBS站 ( 粤R:000003 )

GMT+8, 2025-8-31 02:45 , Processed in 0.0717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5 QYPT.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