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一训三风”候选作品一览表/ h9 h8 b" f' r& V S% [ B5 s
一、校训候选作品( k7 Q7 @: s6 X+ f l
8 k! a- \7 e+ t* f5 w1、厚德 强技 求实 创新: A5 i e. d* ]6 q8 T# H
释义:
1 h: A% i) v+ j% J “厚德”来源于《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意指全院师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了对品德的育人要求。/ f3 q: [6 h7 A+ X: ?9 g
“强技”是指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学生应成为高技能专门人才,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 h' G$ j+ c- g& w
“求实”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求是”就是要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探索规律。
3 D) ?9 A" K* F, N6 v “创新”,意为通过不断创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院的办学理念的其中一条便是“以创新谋发展”,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阵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在创新中谋发展。' h7 T; v# ]' }8 ?1 r# o$ A
“厚德强技,求真求新”所体现的精神,是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的精髓和最高境界,是师生员工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是学院的活力所在,是学院实现“优品德、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7 Y9 } O( @# k8 ^ + g4 Q( i" F5 N) U0 e/ e, N: [7 G
2、厚德 弘毅 格物 长技
$ ?4 [% o+ J" m S! w* {8 `释义:
0 b" e+ f& V N: s! K: e “厚德”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厚德”之意延伸为“厚德以济世”,是从为人处世的角度对求学者、教育者提出要求。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只有具备厚实的品德,才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这应该是我院每个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根本出发点,也应该是对我院莘莘学子们为人、为学的训示。
2 U1 Y- P" c# \8 W+ g, h3 w! z “弘毅” 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意思是意志坚强,志向远大。作为职业技术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有了厚实品德的基础上,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远大的志向,力志学好一身专业技能本领,为国家、为社会、为现代化建设发挥出我们不可替代的作用。
) f f2 G$ S6 | i- C; R “格物”最早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所以仰观宇宙之大,细察毫发之微,穷究自然之性,探索专业之道,是谓“格物”。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就要在专业技术方面精益求精,懂专业是格物的基础。
1 ], R2 g" c3 y7 c( u “长技”出自古语“师夷长技以制夷”,引申意思是学习他人的过人本领制服他人。“技”即技巧、技能、技术、本领等等含义。“长技”,即提高技艺、增强技能。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最重要的是精通技术,不仅自身上进,更要学会他人之长,取长补短。这一点应该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站稳脚跟的关键点。
1 Q; K1 r- `1 {6 l8 k6 `8 {' W- `
; b- L" a8 u* ]3、厚德 崇技 致用 立业
8 L: L* o. Q7 F% C: G释义:
. H. }: n7 k F' A" e “厚德”一词出自《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指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意思是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推崇思想道德修炼、强调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把“厚德”作为我院校训的首语,充分体现了我院对“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针的坚持和贯彻。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贯彻落实这一办学定位的过程中,我院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德育为首”的人才培养方向,坚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务实肯干、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献身社会、面向当地、扎根基层、服务工农群众的思想觉悟;大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效率意识和诚信意识;塑造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律的优良品格。
w5 s. M- X# R: [3 f1 L “崇技”,意指对应用技术、实用技术和实践技能的崇尚、重视、追求和热衷。弘扬技术精神,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色,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为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院领导到广大师生都必须全面树立“技术立身、技术创业、技术兴企、技术强国”等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广大教师在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职业技术素养的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全面突出实践教学,切实加强各种职业技能的实操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意识。全体学生要把全面掌握相关职业岗位的各种技术、技能和技巧作为提高个人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 ~/ I1 k1 m$ A+ F# p
“致用”: “致用”一词出自《二程遗书》中的“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 其意就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而实践精神与技术精神一样,都是高职院校校园精神的灵魂所在。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工学一体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现场教学、模拟训练、企业实习、岗位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和学用相长”。
5 o$ X& @. G( u2 N" }* i4 w “立业”:“立”是“建立、成就”的意思,“业”则意指“职业、事业、业绩、功业”等。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办学理念。指导和促进学生不断实现从正确择业到顺利就业、再到适时创业、直到成就事业的系列人生目标,是高职院校全部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院在组织开展各项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素养,其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创业意识(如创业动机、创业理想、创业信念等)、创业人格(如勇敢果断、顽强坚韧、竞争冒险等)和创业能力(如经营管理能力、交往与沟通能力、理财与投资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与职业发展能力,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谋取理想职业乃至成就卓越事业的人生目标。
' [# o: K/ D. ` " x# w0 U) r( W5 W& H8 Y
二、校风候选作品/ A7 d# T/ r% w4 a$ d7 R5 @
1、和谐 严谨 致用 创新
$ g1 O2 e7 L4 M4 _释义:
+ F3 L% f+ d/ U; n/ `% t, K 和谐:“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我院在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谐校园的建设。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努力构建“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理解尊重、稳定有序、团结协作”的和谐校园氛围;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构建完善“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的工作体系,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4 a' y* ~! b. b 严谨:“严谨”就是严格谨慎之意,它是对我院领导治校、教师治教和学生治学的行为风范的基本要求。无论是“治校”、“治教”和“治学”,都要求我们具有严谨认真、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只有不断建设和营造“严谨治校、严谨治教和严谨治学”的优良校风,我院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提高。5 z+ n% m! }7 e$ c( d
致用:“致用”就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强调在我院师生员工中营造一种“学以致用、勤于动手、勇于尝试”的实践精神。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职业岗位的生产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各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目标。+ ^. _0 C5 g3 e1 i0 T/ k
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同时也是一所高校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打造富有特色的办学品牌的的必由之路。为此,我院全体教职员工必须不断增强创新意识,首先,学院领导班了要在决策和规划中不断创新学院发展思路,广大教师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上不断创新,学生要在技术应用、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上勇于创新。从而把创新成为我院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6 F7 d1 e& b& I# I3 i9 a* i3 }
0 d! f4 ^7 W# p7 a
2、乐学 乐思 乐业 乐群; D; a+ ?9 y( f) V* O: F
释义:
# N3 T: W* t. k* B( y; t “乐学”就是希望广大的师生员工要乐于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孜孜以求,努力探索;- c2 g( Y% i5 r! s( V; i1 D
“乐思”就是要养成研究、思索问题的习惯,形成独辟的思维,独特的视觉,独有的见解,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学习上的问题;, ~1 Z$ j+ w2 c5 s0 L" T! H4 ]: C
“乐业”就是要爱校敬业,发愤图强,无私奉献,创新发展。( c8 ]1 A; R. f" y1 P ]6 z$ a+ E
“乐群”就是要爱护校誉,形成团结协作的群体,形成教育的整体力量。
3 I* j; Z5 |' n5 e5 ? 5 b! [6 f1 B$ W
3、和谐 务实 勤奋 创新/ j% v: G4 [1 A, H6 ?: E
释义:3 l6 K# @7 s2 l' E+ c& K- h
“和谐”在古、今汉语中均指人际或事物的配合协调;而被译为“和谐”的希腊文harmonia虽属美学范畴术语,但其固有的“联系、匀称”——“多样化中的特殊的统一”等含义其实也正与汉语该词的意蕴相通。作为校风,“和谐”旨在表现我校尊重个性、共同发展的民主作风和全院师生在党委领导下各展风采、同奔目标的风貌;构建和谐校园是我院实践党的十七的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具体目标,也是我院五校合一后从整合到磨合到融合实现团结一心和谐发展的具体目标。" e2 \5 \6 v+ u+ @, S
“务实”意为讲究实际,不尚空谈,不求浮华。
w+ `2 |' e$ a! ~ “勤奋”是办学和求学的必备条件,更是可贵的品质。对学院来说,要勤于管理,关注教学;对于学生,要勤奋读书,强能善技。现阶段高职新生中独生子女多,高考末批录取的比例大。他们中的多数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有挫折感,因此,校风应体现一个“勤”字,要有耐心和恒心,千万不能灰心。4 @( u& N5 K) \" E& B
创新对学院来说,是优化办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对学生来说,“创新”就是与时俱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立足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身处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每个个体都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院的办学理念的其中一条便是“以创新谋发展”,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阵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在创新中谋发展。将“创新”作为校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 j+ |5 H8 M Z/ u% f9 q; r0 E 风是一种气象。校风是一种风气,一种态度,一种操守。教育必须在端正学校风气上下功夫,此之谓“开风气之先,行教化于后”。
/ C4 F* S- [1 ~) \1 e2 d 我院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后花园,建校5年多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和谐务实 勤奋创新”的良好风气。
) s9 J/ B3 V- O) K 校风是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品格,是学校的旗帜。“和谐勤奋 务实创新”之校风,体现了清职院人以和谐为本,崇尚务实,以勤奋与创新为己任的风范和学养。
0 u+ B4 B z. C1 V; S$ e
+ F* L2 a& |5 q' C三、教风候选作品
2 k& L7 N5 I; ?1、学高 品正 技精 善诱
- X1 A1 l8 L2 {释义:( Z" x; U m) I
“学高”和“品正”是分别对我院教师在知识结构和道德品格方面的基本要求,古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但要具有较为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同时更要具备诲人不倦、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3 J# J! y6 _. g/ a
“技精”则是对高职院校教师素养的一项特殊要求。与普通中小学校教师或普通学术型综合大学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同,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双师”的素质结构,具体说来,高职教师除了能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必须能够承担和组织各种职业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换句话说,高职教师除了是讲师、副教授、教授之外,还应该是技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掌握精湛的生产应用技术,不断提高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是每位高职院校教师的业务发展目标。/ v3 C* X, [0 q+ t) z' n
“善诱”一词出自《论语•子罕》中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意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善诱”是对我院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方面的要求。广大教师要顺利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任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除了必须具备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精湛的实践技能之外,还必须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 p. |1 c& }- a0 m5 r' q6 Y3 v
" V* ^9 m( S! M$ d5 W2、博学而慎独 善教而厚生0 Y0 Q7 \6 u/ {( t. x. u
释义:
3 g9 o, T' C4 u/ A2 s% z6 h/ D “博学”就是广博地学习。随着知识总量的增长以及更新换代的加速、新学科的涌现,课程综合化的发展,现代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充分融合,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很难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而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宽广深厚的知识背景,灵活机动的教育机智,更新知识和创造能力,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等(即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三个层面)现代教师基本素养的提升,必须靠教师广博学习,学无止境,方能成为学高为师的典范。
, \* g3 J" V: ?7 P, a3 Y0 f3 C “慎独”就是指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坚持自己的道德观念,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事。古人云:克己慎独心意诚。它是教师修养的一种极高境界,终身追求的目标。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他们拥有独立自主选择工作方式的权利,许多工作都是没有外界监督或难于监督;另外,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教师主体内部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增多,教师外部的各种诱惑大量存在,所以要做到排除干扰和诱惑,严格自律 显得非常重要。4 P' M4 u; [, a- P5 F8 S$ L: G
“善教”就是要善于教学。大学的教学,要求能够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能够真切地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教师的讲授要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要善于把自己拥有的广博知识转化为教学中的真知灼见,不但让学生“学有收获”,甚至有喜出望外的收获。
0 c9 { H- d( t. [0 s. B1 i “厚生”,除了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含义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现代教师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包括珍爱学生的生命;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个性需要;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满生学生深层次的精神需要,才谓之“厚生”。
}/ L, Z+ t/ F, l5 F$ t& b
1 O N* C/ _9 A3、德高 艺精 敬业 善导
; t) y, T9 d' ~% _' q释义:
; G8 w" u5 y7 [+ h' I# e f/ F2 \ “德高”寓意教师肩负着培养人的特殊使命,教师的言行,会在学生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要有正派、严谨的作风,在工作与生活中严于律己、言行一致,把“言传”与“身教”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3 |# X& p: x# m7 P. ? E
“艺精”寓意高职院校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精通一两项技艺。高职教师除了应当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把正确的、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外,还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 _; L1 F: }( S: |) O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敬业乐群”。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将“敬业”引入教风,就是要求教师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 @3 G1 r w6 W1 z/ B “善导”寓意教师不仅要有宽实的知识基础和开明的教学艺术,而且应树立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格价值。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培育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1 p- c% a$ J2 g: w6 _& Z" ^" C , I4 z( w- u& p
四、学风候选作品
; k3 F. A7 O& F& V1、崇德 笃学 精技 践行4 J+ _1 @0 q% { X1 ~
释义:& u6 |5 x: Y4 j+ D- x! g3 a
“崇德”寓意我院学生注重思想品德修养,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6 X4 A) q: Q9 Y. ?& \9 M
“笃学”语出《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阳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简单说来,“笃学”就是专心好学,遇到问题用心领悟,力求全面系统掌握问题的各个环节。“笃学”是学生“责任”的最好说明,是学生大学生活的精华所在和人生发展之必需。“学不可以已”。古人以程门立雪、闻鸡起舞、凿壁偷光、悬梁刺股为后人作了有关“笃学”的极好诠释,今天我院学子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更应以勤奋好学和学以致用为终身乐事,因为“业不止,学无涯”。) j: c7 }) J# W5 Y% M
“精技”寓意我院学生拥有精湛的技能和学以致用的本领。 x" v0 O& I2 n
“践行”是对“行动”的诠释。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没有“践行”的“学问思辩”只能是坐而论道,没有“践行”的理想抱负更是空中楼阁。成功成才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有一条是必经之路,那就是坚定不移和持之以恒地勇于行动和实践。
" g0 g: M% ^3 o5 R, S
& i5 v/ O7 Y* v2 g, J9 B4 R2、好学 勤思 强技 善用% A% a* K6 L8 O) B7 u, Y; ]5 V
释义:& |% \* |. c. L) z& \7 {
“好学”“勤思”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要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巩固和深化。思学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学与思少了一种都会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为此,培养学生“好学”“勤思”的品质和习惯应该成为我院学风建设的根本目标。
8 G# G, f, X" _. Y" q( }$ V “强技”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成才目标方面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毕业生的核心职业竞争力在于掌握扎实过硬的生产实践技术。所以,加强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各种技术应用能力,应该成为我院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追求。$ _0 H5 }+ l3 K. ~$ x
“善用”是强调学生要善于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分析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 z, q, s3 I4 e$ M
1 Q7 g% }, e: k& P$ ^3、修德励学 强技立业
9 U! q j! i, z# U* n2 G. y释义:' L* M- @9 e! J1 ~; } H1 J/ g
“修德励学”,就是引导学生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不断进取学习。大学生是青年期人生发展和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具有较强的判断是非能力和鉴别力,所以要引导学生构建理想的道德人格,追求高尚进取的精神生活,强调“反求诸己”,不断教育自己,完善自己,向着更高的精神世界迈进。“立身以立学为本”,“学则智,不学则愚”,“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说明大学生励学的重要意义。“ 6 U& u/ _# k9 f
“强技立业”是指要强化技能技巧的训练,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善于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走上社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成为更多的行家里手。
$ m( J$ a# U& |; H关于进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候选作品投票评选活动的通知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8-3-21 阅读:513次 |
% E! _* ?' b" s" K( S# J# x9 n9 @各二级学院、系(部):
8 Q Q" i6 ^! L3 C5 c. [ 为全面提升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品味,努力建设具有浓郁科技精神及人文底蕴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我院在前期开展了“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表达辞的征集活动。经过对有关应征作品的初步评审,现从各项应征稿件中分别选出了三份候选作品,要求各单位组织本部门全体学生对候选稿件进行投票,同时在3月25日前将统计结果交回思想政治教育科办公室(2B207)。
% p) P' I. v. b6 ~) Q! n, f2 Y 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候选作品已在学院网站上公布,各二级学院、系(部)要同时把各项征集内容的候选作品在各教学班课室进行公示。
# s; Q! k4 j A) c7 | 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一训三风”候选作品一览表
% r: S" q1 r0 L! T: a " i4 ?+ K; ?# k* X: b
党政办公室( i# x) N2 u( i* u! B
二○○八年三月十一日5 b) h/ D# R. A1 } ]2 c
& T% t3 X. d G- V. b
9 V% I7 c8 L( u/ L1 f5 B9 y | 8 [! t6 z3 ]( b B% z
http://www.qypt.com.cn/news/onews.asp?id=7376 x2 M" r+ t. N3 z- S
学校网站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