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搜索
查看: 1039|回复: 0

职场措辞有讲究

[复制链接]

6

主题

2

回帖

15

积分

清职客人

发表于 2007-12-24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说生于80年代的年轻人不断冲击C某O职位早已不足为奇的话,那么一个留着寒毛当胡髭、面带职业性微笑的年轻经理人在回答一个

尖锐问题时说出“我们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在做出积极的回应……”之类的屁话时,多少会激起旁观者的一点好奇:说着这些与他们的

年龄和思维方式极不相称的话时,会有多痛苦?

    事实上大多数年轻的管理者也许业务能力很强、也很会钻营人际关系,但在措辞上就是不可救药的年轻。比如我遇到的一个24岁的北欧

公司驻中国首代,他自豪地说:我手下的员工有比我大十岁的,但有的时候,年龄大小和能力高低并不成正比。这句话无疑会让那位34岁的

同事很伤心。

     怎么让措辞既能清晰地表达意思,又不会伤及所有人的情感和自尊,甚至即使在批评别人时都能让对方愉悦地接受,是一门高深的学

问。不要说80后的人难以掌握,有的人就是到了80岁以后还是不懂。

    有个朋友在提到一位商会主席的措辞时称赞不已。那是在一个业内聚会上,出席的人大多是任职管理岗位的成熟精英,在提到一位臭名昭

著的同行时,大家纷纷用自己目睹过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君乃小人也,正巧当时“小人”刚刚离职,这个事实大概也激发了更多的人

表达对他不满的冲动。这时,商会主席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了一句:“他已经很努力了。”用我朋友的话说:这句话涵义丰富,蕴味深刻,

一切褒贬尽在其中。怎么我就想不起来呢?

    还好他想不起来。假如这世界上人人都说着这种涵义丰富、蕴味深刻的话,那么聚会中的聊天早就成了面目可憎的灾难。能给人带来愉悦

的总是那些浑身带着机灵劲儿、幽默丰趣,就算贬低了谁也无伤大雅的俏皮话。只可惜这样的话一旦放到重要的职业场合,就容易留下把柄,

遭人攻击。于是为了四平八稳、政治正确,含蓄、委婉、回避主要矛盾或者模糊敏感概念的用辞充斥在职场上,然而这却成了评价一个管理者

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这也是为什么奥斯卡颁奖礼越来越难看的原因之一。为了维护职场人脉,念一长串的感谢名单成了大多数获奖者的必须。尽管偶尔出现的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有个性的获奖感言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我拿这个奖当之无愧”之类的,但能获得别人好感的,一定是那些背得出所有人名

的获奖者。尽管言辞可憎,他们一定能拿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清职在线BBS站 ( 粤R:000003 )

GMT+8, 2025-8-30 22:25 , Processed in 0.0679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5 QYPT.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