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搜索
查看: 1005|回复: 4

2007世界艾滋病日: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复制链接]

417

主题

1837

回帖

3834

积分

熟悉清职

大灰狼~

发表于 2007-12-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希望大家多一点关注)
2007年12月1日是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爱滋病的英文全称是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即“获得性免疫系统缺乏综合症”,简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Aids”。这个简称的字面意义就是“援助”的意思。
   关爱生命,远离艾滋!



世界艾滋病日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199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运动”,使艾滋病防治宣传贯穿全年。  

    世界艾滋病日自设立以来,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宣传主题。围绕主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及其成员国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 ,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毒品注射、母婴遗传和性接触等。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


HIV病毒的感染过程

    艾滋病病毒简称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便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艾滋病临床上分为3期:1.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并持续3个月以上,同时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和腹泻等;3.艾滋病阶段。病人突出的表现是致病性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以及找不到原因的细胞免疫缺陷。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经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HIV病毒的复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多年来,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病作出了积极努力,防治工作也有所进展,但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1月21日共同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2006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30万,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同时全球又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 此外,拉美地区也是目前受艾滋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截至2005年底,该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为200万,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1.6%。2005年底,整个亚洲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为830万,其中新增感染者110万。10年前,全球大约每1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1名在亚洲地区,现在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5比1。东欧和中亚地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2005年的感染人数比2003年度增加了四分之一,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增加了1倍。就国家而言,印度到2005年底有57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的国家。南非的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过去10年间从1%猛增到25%,目前感染者人数达到550万,排名世界第二。

    目前,妇女、青少年已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两大群体。在全球3860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达1750万,15岁以下的儿童230万。本年度新增的感染者中,年龄在15到24岁之间的人数超过一半,15岁以下的儿童70万。

    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艾滋病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尽管目前仍无有效治疗药物,但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    艾滋病——南部非洲不能承受之痛

    中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病例。在1985年至2000年底的15年间,中国累计报告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两年合计报告的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报告艾滋病病例数比2001年增长44%。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   北京2006年1至10月新增艾滋病633例

    2006年1月25日,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宣布,根据最新评估结果,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评估数字与2003年评估结果相比大为下降,但是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报告还显示,2005年,因艾滋病死亡约2.5万人。 >>

    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渗透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行特点  中国艾滋病大事记

    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对付艾滋病的特效疗法或疫苗。但医学界普遍认为,采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这种疗法俗称“鸡尾酒疗法”,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通过联合使用3种或3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艾滋病。这种疗法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




艾滋病20年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一种被称为“人体T细胞白血病病毒”(HIV)引起。这种病毒终身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从1982年6月5日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发表的第一份报告列举了5例此后被称作艾滋病的病例到2002年已整整20年。

    20年间,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全世界约2200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全世界每天有8500多人成为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成了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

    20年间,艾滋病在全世界的传播过程中表现出4个特点:

    首先,它蔓延的速度快、范围广。据联合国显示的资料表明,仅去年一年,全世界范围内就有530万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即每天有1·45万人受到感染。

    第二,艾滋病已从城镇蔓延到农村。由于贫穷、文盲、妇女地位低下、人员流动频繁、缺乏防治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以及无法得到与防治有关的医疗服务等因素,农村地区的艾滋病迅速蔓延。在印度有73%的艾滋病感染者生活在农村,在全球不少地区农村的传播速度明显高于城镇。

    艾滋病还使青年人首当其冲,年轻人成为感染艾滋病的主要群体。据联合国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在全世界所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是在25岁之前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其中大多数人在30岁之前死于艾滋病或其他相关的疾病。

    第三,发展中国家艾滋病患病率高。全世界约95%的艾滋病患者来自防治能力非常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其中非洲地区十分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艾滋病重灾区。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字,到2000年底,非洲的艾滋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就占全球总数的70%以上,儿童占全球总数的80%。这一地区有38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40万人死于艾滋病。在南部非洲国家,艾滋病感染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即便在南非这一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也有20%的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东欧与原苏联地区的艾滋病形势将日趋严重。加勒比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仅次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并呈现不断上升的势头。目前东欧地区与前苏联地区的艾滋病传播情况令人担忧。到2000年底,中、东欧和中亚地区共有7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以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此外,亚洲地区,特别是南亚地区的艾滋病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亚洲地区的艾滋病流行情况在国与国之间和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很大。柬埔寨、缅甸和泰国15岁至49岁的人中艾滋病感染率超过1%。到2000年底,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成年人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为60万,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为580万。印度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约占这一地区总数的三分之二。


-----以下资料均来自新华网,为 荆祖民 收集整理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有四个方面: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

最后一个目的,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1988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1989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青年与艾滋病

1990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妇女与艾滋病

1991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共同迎战、挑战

1992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

199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的时候了

199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艾滋病与家庭

1995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共享权力,共担责任

1996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1997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生活在有艾滋病世界中的儿童

1998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主力军

1999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倾听、学习、尊重

2000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2001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2002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延续上一届的)

200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06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会议在我国天津市举行,主题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07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延续上几届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灰 于 2007-12-1 10:40 编辑 ]

417

主题

1837

回帖

3834

积分

熟悉清职

大灰狼~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发布2007年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29号共同在北京发布了《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报告估计,到2007年底,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大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8万5千人为艾滋病病人。2007年新发艾滋病感染者5万人,因病死亡2万人。
    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注射吸毒传播占42%。
    报告中还显示,中国艾滋病防治的投入有所增加。中央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从2006年的8。5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44亿元。全国已经建立4293个自愿咨询检测点,每年接待检测人数超过100万。
    中国各地积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截至2007年10月底,免费抗艾滋病毒治疗工作覆盖全国1190个县区,累计接受病人39298人。
     CCTV.com消息(360度):比如今天上午,卫生部召开了专题新闻发布会,部长陈竺发布了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是由卫生部与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完成的。报告显示,我国艾滋病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截至到2007年底,我国目前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病人数约70万人。先来看一下相关的详细报道。
    2007年1—10月,全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9866例,其中,艾滋病病人8539例,死亡4232例。
    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2350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838例;死亡报告22205例。
    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2007年我国艾滋病疫情进行了新的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底,估计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85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0.04%~0.07%)。
    卫生部部长 陈竺: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上低流行、在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高流行的态势。我国艾滋病疫情目前上升趋势有所减缓,传播途径主要是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疫情的地区分布差异大,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
    据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马和励先生介绍,自2003年以来联合国和中国政府一直在制定联合评估报告。
    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马和励:联合评估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回顾中国的艾滋病疫情,以及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分析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对今后工作的一些建议。
    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马和励:联合国防治艾滋病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联合国十个机构联合起来,制定了一个联合的应对艾滋病的方案,一个资源计划。由于艾滋病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主题

1837

回帖

3834

积分

熟悉清职

大灰狼~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专门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崩溃患各种并发症死亡的病毒。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一般是三到八年发病,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药物。死亡率是百分之百。

艾滋病主要用过三种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洁净性生活,不与多人发生性行为。预防性传播。
不与他人共用针头,剃须刀等,预防血液传播。
如果妇女已经感染艾滋病毒应终止妊娠,预防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虽然未发病但仍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中,象唾液、泪液、汗液、和粪便等都不含或含量极少,不会引起播,所以爱滋病主要通过性、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人共用餐具,浴池,握手,拥抱和亲吻都是安全的不会被传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主题

1837

回帖

3834

积分

熟悉清职

大灰狼~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性传播
  通过两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不论同性恋还是两性之间的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HIV传播途径,大约全球(全球大约)70%~80%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上HIV,其中异性间性接触传播占70%以上,而男同性恋性接触传播占5%~10%。发生一次没有保护的性交,在男性同性恋中的传染HIV的概率约为0.5~3%。而在异性性接触中,男性传给女性的概率是0.1~0.2%,女性传给男性的概率是0.03~0.1%。
  2、血液传播
  静脉注射吸毒: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消毒不严是感染HIV的危险行为,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为0.67%。
  接受血液或血制品:主要是指接受污染有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介于90~100%。
  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指医疗器具不洁,造成接受医疗服务者感染HIV,其中也包括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暴露于感染者/患者的体液,而导致感染HIV。不慎被污染HIV的器具如针头刺伤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到含有HIV的体液,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为0.3%~0.5%。
  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
  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用骨髓和器官移值;
  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
  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
  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
  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
  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母婴传播
  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母婴传播的机率约为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主题

1837

回帖

3834

积分

熟悉清职

大灰狼~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滋病毒感染后四期及症状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
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1、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2、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B.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人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C、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清职在线BBS站 ( 粤R:000003 )

GMT+8, 2025-9-1 21:21 , Processed in 0.1030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5 QYPT.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