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爬爬 于 2011-5-28 10:34 编辑
待会要出去,趁还有点时间,普及一下知识。爱看的就看吧,不爱看的就拉倒。别骂人就是了,大学生要有起码的素质。
突然想起了不久前的一次拔河,结果是输了。但输赢无所谓,重要的是过程快乐了。 虽然我对比赛的结果看得很淡,但对输赢的原因看得比较重。因为既然是输了,那也是有输的原因,不能一直就这样输下去吧。有人说拔河就是比较哪一方的力量大,对此,我不这么认为。 曾经作为选修物理专业的我,有着不同的看法。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用了多少的力,双方的拉力都是相等的。再形象一些,就好比如弹簧秤,物体的重力等于弹簧的拉力。因此,如果对方如同一堵墙,那么我们拉了多少力,那么那堵墙也会同样给我们施加相等的力。 那么,拔河取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答案在于摩擦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用力拔河。如果对方的摩擦力比我们小,那么他们就会被拉过来。相反,如果我们的摩擦力太小,我们就会被拉过去。 根据摩擦力公式f=uN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有关和压力。拔河的时候,因为是在同一地板环境进行的,所以各方靴子的粗糙大小就是取胜的关键之一。可以说,越是粗糙的靴面,其摩擦力就越大。当然,影响摩擦力的还有压力,但此时的压力为重力,所以越重的人,摩擦力也就越大。 不难得出的结论是,要想在拔河取胜,那么就应该穿粗糙面大的靴子,还有就是找些胖子。只有我们的摩擦力足够大,就可以把对方拉过来。其中,还有一个技巧便是,尽量把绳子拿高点,这样会有个分立向下,可以作为增加压力而加大摩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