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为大学生的生活费买单?清职院采访
清远日报新闻 时间: 2010年04月06日 来源: 清远日报作者:黄扬梅 王舜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如何?记者近日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该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成调查组,以全院学生为总量,随机抽取10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九成学生生活费由家庭提供
据悉,清远职业技术学院62%的学生来自农村。调查发现,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有家庭提供、勤工助学、奖学金三种来源。其中,90%的学生生活开支由家庭支付,6%的学生靠勤工俭学维持生活,3%的学生可以凭借优异成绩所获奖学金支付各项生活费用。
该院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她每年会有六七百元的压岁钱,这笔钱将用来支付生活费,成为生活费来源之一。而据同班的另一名学生介绍,想到自己长大了,今年春节长辈给红包不好意思接受,没有拿。
月生活费600元左右,仅1%用于购买书籍
调查结果现实,清职院大部分学生月生活费为600元左右。调查数据表明,约48%的学生月生活费为400至600元,约27%的学生生活费高于600元,约25%的学生生活费低于400元。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较大,有两极分化的迹象。
在生活费总支出中,约66%用于满足基本生活所需,15%用于通讯费(包括电话费和上网费)。据调查,74%的学生每月电话费在50元以下,而据了解,广州各高校学生每月电话费普遍高于100元,该院学生表现得较为克制和理性。
调查发现,该院学生生活费支出中,仅1%的支出用于购买书籍,且多购买课程学习用书,如自考教材等。据08级文秘专业学生魏芳莲说,现在若有需要的书籍多从图书馆借阅,杂志报纸阅览室都有,而且网上浏览非常方便,大家都觉得没有必要再花太多的钱去购买。
调查中,52%的学生表示月生活费不够用,只有38%的学生表示略有盈余,学生普遍希望将盈余的钱用来进行各类精神消费。
九成学生有兼职经历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九成以上曾有过兼职经历。其中,38%的学生曾从事促销类工作,21%的学生曾在酒店或者家庭担任钟点工,14%的学生曾从事家教。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在校内自主创业,以摆地摊、送货上门等形式进行各项小本经营。也有2%的学生认为这样做兼职是浪费时间且不会考虑在大学期间兼职,约4%的学生对兼职很感兴趣,但是没有具体实施。
据该学院学生工作处统计,全院每月可提供勤工助学岗位200余个,包括卫生清洁、后勤管理、课室与实验室维护、图书馆书籍整理及文档处理等,每年用于支付勤工助学岗工资金额30多万元。最新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共安排勤工助学248人,支付工资约3万元。这无宜是兼职队伍中的一支大军。
5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只要有机会就去做兼职,也有学生认为只会在大一期间做兼职,大二大三将全力投入考证当中。
近两成学生经常需借钱,女生理财意识比男生强
少数学生表示了解家庭的收入情况,不想过度增加家人负担,每月量入为出地向家里领取基本生活费。但是只有2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强的理财能力,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一般,甚至不好。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目前的消费状况不满意,约3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合理,但也需要改善消费结构,34%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或者无所谓。
调查显示,16%的学生经常需要借钱以支出各项生活费用,需要经常借钱以支出各项生活费用的学生中男生约占92%。同样,女生的盈余比例比男生高出两成,女生的理财意识明显比男生强。20%的学生认为要制定出一系列详细的消费计划,25%认为每个月都有盈余是最佳的消费状态,也有15%的学生认为只要够花就行了。
职业危机感较强,理性消费是主流
据本次调查指导老师谢光辉分析:“学院学生对兼职的热情可以折射出其较强的职业危机感,学生主动接触社会,要求经济独立意识比较强。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理性消费是主流,消费更多倾向于经济实惠与物美价廉型,攀比心理不明显,这主要受学生经济条件及学校环境影响。学院学生经济状况普遍不佳,且学校附近无大型商场及娱乐场所、饭店,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水平。”谢光辉指出,结果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如极少购买学生资料,即使有也主要是购买考证、专升本等相关书籍,用于开拓专业知识的较少;学生有消费计划意识,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执行力不够;学生有投资想法,但不知如何实施。谢光辉建议学校定期邀请业界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以讲座或座谈等形式指导学生创业,强化理财意识。 死啦,无计过自己一个月用几多添!! 唉...自我來到人世,我就是城鎮戶口,現在考慮著要不要把戶口遷去農村...農民優惠多多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