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人依旧 发表于 2009-7-7 17:32

心灵呼吸的殿堂


——天子山一游天子天子,天的儿子。那天子山敢情是天的儿子住的山了?古代皇帝向来以天子自居,难道天子山还跟哪位皇帝有关?——
带着这样的疑虑,整装向天子山进发!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清远的夏天也一样,明明前一刻还是艳阳高照,下一刻已是大雨倾盆,原来有些闷热沉重的空气一下子湿润温柔了很多,望着车窗上不断滑落的雨珠,有些担心,心底也萌生了一点怯意。只是,若就这样回去,又十分之不甘心。
许是天子庇佑,越是接近目的地,雨势越小,等到走到黄腾峡路口雨势已住。再往窗外看去,不远处的群山半腰缠绕着一团团的水雾,犹如仙境一般。不禁想,天子山上也是如此么?——如烟如雾,缭缭绕绕,如梦似幻。这样的仙境里,会否真的有天上遗落的神子?

衣人依旧 发表于 2009-7-7 17:33

神思恍惚中,车已行过了牛鱼嘴生态风景区。回过头去,只隐约可见一点大帽山的影子。于是很自然地想起道听途说而来的关于牛鱼嘴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着南海龙王儿子龙,岸边住着牛魔王的儿子牛和鲤鱼精的女儿鱼。鱼和牛从小青梅竹马,经常喜欢在一起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到青年时期,牛和龙同时爱上了如花似玉的鱼。而鱼只爱为人忠诚,力大无比的牛。一天,牛和鱼约会时被龙看见,龙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决一死战。这场大战战了七七四十九天,战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胜负,结果大海干枯变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这件事终于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于是玉皇大帝把龙顶在大帽山的山顶上,把鱼锁在了半山腰上,而牛则被赶下凡间做苦役。在牛被赶下做凡间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鱼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后的生死离别。最后,人们为了纪念牛和鱼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了“牛鱼嘴”。也许,传说永远只是传说,没有人知道真假,但,人们也总是因为传说而变得更感性,风景也会因为传说而变得更美丽。那么,天子山又会有着什么样的传说呢?

衣人依旧 发表于 2009-7-7 17:33

[一个恍神,一个小时的车程便过去了。下得车来,满眼都是水气,是刚刚下过雨的缘故吗?门口的匾额看起来旧旧的,看上去很有年代的样子,满目所及都是木头搭建的简易房子,看起来简陋堪,可是搭配上周边的绿树,却又让人觉得这样刚刚好。

买了票进得山来,迎面一股清新的空气扑来,混和着泥土的芬芳,夹杂着树木的芳香,还有那不容忽视的温柔水气。坐车的疲累因而顿减,于是忍不住驻足深吸了几大口。

一路往上,满眼都是绿色,偶尔有那么一两株不知名的花树开在路旁,粉紫的,娇嫩的,在雨后的露珠下绽放着朴实的笑涡。一路水声潺潺,间或有小鸟儿的鸣叫,清脆婉转而动听,时而夹杂着虫儿的吱吱唧唧,有时转转弯,又仿佛有瀑布的扑通声……在这样静谧的山里,什么声音都是这么清晰这样悦耳,就连平时听来烦躁不已的蝉的聒噪声,听起来也让人欣喜了不少。

衣人依旧 发表于 2009-7-7 17:34

雨后的天子山,果真是有仙人之姿,雨后的水雾缭绕,再加上本身瀑布扬起的水气,更是显得如梦似幻。只是雨后的山路有点难行,同伴已经在讨论景区的收入问题——为何不铺好小路呢?估计是客源太少,投资不继。想来也有点道理,一路行来遇上的游人少之又少。转而再想,我们过来已是下午五点,人少也是情理之中的吧?然,我倒觉得这样反而更好,原本的山路原本的山场,才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吧,如若多一点的人工雕琢便不再是“原山原水原生态”了罢。

孤魂猫 发表于 2009-7-7 17:55

不错 顶个!

再说一次小真真 发表于 2009-7-7 18:17

天子山··
天子滩潭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灵呼吸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