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翻新业:一刻钟一部 串号随意修改
来 源:江南时报3个月前,南京市民嵇先生在一家手机卖场低价买了一款诺基亚N73手机,然而这款外表光鲜、入网许可证和三包齐全的手机用了不到半个月,就经常会死机。嵇先生登录诺基亚官网,在保修查询栏里输入手机序列号后,网站竟然显示:你的保修期已过。
才买的手机怎么过了保修期?而后他将手机送到一家专业维修店进行检测,发现他花2000多元买的“品牌机”竟是一部换个新壳的二手机。据记者调查,在南京部分手机卖场,利用回收旧手机翻新组装成新机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熟手不到一刻钟就能翻新一部手机
昨日,记者走访了珠江路、丹凤街等南京手机卖场聚集地。人行道上,举着写有“高价回收手机”字样标牌的小商贩随处可见。
“你看我这部手机能卖什么价?”记者掏出一部半新的三星S-D358手机,一个小贩琢磨一下外观,然后利索地拆开手机电池,查看内部进网许可标签,“最多100块,你这手机外壳磨损挺严重!”
“我这可是在正规专卖店买的行货,才用了一年!”见记者嫌价低,小贩犹豫一下,“那120,你看屏幕都有划痕,已经很旧了,我赚不了几个钱。”记者借口再问问行情,拿回手机往前走,该小贩又快步追上:“再贴你20块,你去哪问都不会比我高的,不骗你……”
记者在暗访中了解到,二手手机在市场上没有固定的参考价格,小商贩回收时都会挑出各种毛病压低价格。像使用仅一年的8成新中档手机,最高也不会超过 300元,低档手机有的只能卖四五十元。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获悉,这些路边的收购小贩确实赚不了多少,“大头”都在收购“上家”。上家有“翻新”专业队,先对有问题的旧手机进行维修,然后进行清洁、换新外壳、抛光、加上配件、配上说明书、重新包装等,经过“培训”的熟手不到一刻钟就能翻新一部手机。
手机翻新有行规,什么货色什么价
记者在丹凤街多家手机卖场了解到,基本上只要消费者说得出款型,商家一定能搞到相应的货品,行货、水货、翻新手机,样样都有,售价也没有任何参考,都是商家自主要价。
记者在一家店铺询问到诺基亚N95只卖3000元,而到另一家询问则要3400元。“3000元的是翻新机,在我这2800就能买到。”该店主边说边拿出一本价目表给记者看,在这张价目表上,每款手机都分为行货、水货、翻新货,定价有几百到上千元的差异。“翻新机、行货、水货怎么分辨?我怎么知道你卖的是不是翻新机?”“这是‘商业机密’,不方便透露。”该店主表示,他们也有“行规”,是什么货就是什么价。
手机IMEI号码,也能被轻而易举修改
每个手机都有唯一的IMEI电子串号,这也是许多消费者辨别手机真伪的唯一方法。
然而,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就是这个用来证明手机身份的IMEI号码,不法商贩也能轻而易举修改。而多数机型的配件、包装、三包凭证,在地下市场都能批发得到。记者了解到,这些精明的商家通常会给消费者一颗“定心丸”,比如开出一个星期包退、三个月保修的票据给消费者。“事实上翻新机在销售前,都经过维修检测,因此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而等使用了几个月出现毛病,已经过了保修期。”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买新机时只是试试通话效果就掏钱,极易上当受骗。
工商部门:监管个体手机市场难度大
二手手机市场火爆的背后,对这一市场的管理却长期处于真空状态。据了解,二手手机市场目前除了国家颁布的旧货管理条例外,还没有专门的适用条例。南京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坦言,监管个体手机市场难度很大,如果是正规渠道的新手机,可以依据手机“三包”规定,轻松处理消费者投诉。但如果是翻新手机或者水货,由于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参照执行,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业内人士称,二手手机交易背后存在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而且这种利益链条缺乏相应制度监管和约束,致使二手手机市场普遍存在交易非法、商品质量无从保障等问题,甚至成为偷盗手机的销赃地。因此,建立规范的二手手机交易市场迫在眉睫。 手机泛滥………… 上市时间越久,销量越好的手机,翻新的最多~~ 哎···现在啊··· 我的不是.....
汗 而咖的也,好无质量的保证 跟山寨版的机一样,很疯狂~~
页:
[1]